10月22日,FM88.3黔西南交通旅游广播《健康头等舱》节目邀请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/乳腺外科主治医师罗承敏做客直播间,为听众朋友们科普乳腺健康。
节目主持人如云(左)与嘉宾罗承敏医师(右)
嘉宾简介
罗承敏
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/乳腺外科主治医师。硕士研究生。曾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,擅长甲状腺、乳腺外科疾病诊治。
节目部分文字内容
主持人:现在很多女性体检会查出乳腺结节,一看到“结节”就特别慌,担心是癌症。您能先说说,乳腺结节到底是什么?该怎么正确看待它?
罗承敏:首先要明确一点:“结节”只是描述性词汇,不是疾病诊断,就像说“皮肤上有个包”一样,指乳腺内不同于正常组织的“小团块”。它的性质分两种,良性占90%以上,比如乳腺增生结节、纤维腺瘤、囊肿、炎性结节;恶性(乳腺癌)只占少数,但需要重点警惕。所以“查出结节≠得癌症”,绝大多数是良性小问题。
发现结节后,关键是做影像评估:常用乳腺超声和钼靶(乳腺X线摄影),必要时加磁共振(MRI)。报告里的“BI-RADS分级”是核心——医生会结合年龄、病史和分级,判断风险。比如BI-RADS 1类未见明显异常结果,定期随诊;2类大多提示良性,定期复查;3类是性质不确定结节,建议短期随访;4类及以上建议穿刺活检或者手术治疗。
大家别自己上网搜信息吓自己,拿到报告后找乳腺专科医生解读,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:长期压力大、焦虑、爱生闷气是乳腺疾病的重要诱因,减少负面情绪,规律作息,才是对乳腺最好的保护。
主持人:很多人查出结节后,会问“要不要手术切了?”。到底什么类型的乳腺结节需要手术呢?
罗承敏:是否手术,主要看结节的良恶性风险、生长情况和患者自身情况,以下5种情况通常建议手术:
高度怀疑或确诊恶性:这是绝对手术指征。如果穿刺活检确诊乳腺癌,必须手术切除肿瘤、评估淋巴结,这是乳腺癌治疗的核心;即使活检是良性,但BI-RADS 4类(可疑异常)且影像倾向恶性,或BI-RADS 5类(高度怀疑恶性,概率≥95%),也建议手术明确诊断。
穿刺提示高风险病变:比如不典型增生(导管或小叶增生),虽不是癌,但属于癌前病变,未来患癌风险高,手术切除能排除潜在癌细胞,降低风险。
结节生长迅速:短期随访(3-6个月)内体积明显增大,即使活检良性,也建议手术,避免遗漏恶性可能。
结节大或有症状:直径超过2-3厘米的良性结节,可能引起焦虑;或结节压迫导致乳房疼痛、外形改变,甚至乳头溢液(尤其是血性溢液),手术能缓解症状。
高危人群且心理焦虑重:有乳腺癌家族史(一级亲属)或BRCA基因突变,即使结节良性,医生可能建议更积极处理;若结节导致严重心理压力,影响生活,沟通后也可选择手术。
主持人:很多患者疑惑:“既然可能要手术,为什么还要先做穿刺?”穿刺的核心作用是什么?
罗承敏:穿刺活检的核心是“用最小代价获取关键信息,指导决策”,不是多此一举,主要有三个作用:
避免不必要的手术:90%的乳腺结节是良性,若仅凭影像怀疑恶性就直接手术,会让大量女性做不必要的手术,如果能先穿刺明确性质,可减少不必要的创伤。
指导手术方案设计:若穿刺确诊癌症,医生能根据肿瘤大小及分子分型,和患者商量先手术还是先化疗,保乳手术还是全切手术,规划手术时机与范围。
为新辅助治疗创造机会: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或特定类型(如HER2阳性,三阴性),先穿刺明确诊断,再做术前化疗(新辅助治疗),能让肿瘤缩小,提高保乳成功率,还能观察肿瘤对药物的敏感性,为术后治疗提供依据。
简单说,穿刺是“以小创伤换精准治疗”,确保后续无论是观察还是手术,都走在正确的路上。
主持人:很多人觉得“得了乳腺癌就要切乳房”,现在是不是有更温和的治疗方式?哪些人能做保乳手术?
罗承敏:现在乳腺癌治疗已经进入“保乳时代”,不是所有患者都要切乳房,保乳手术+术后放疗,对符合条件的早期患者,长期生存率和全乳切除完全相同,不会牺牲生命安全。
能选择保乳手术的患者,通常满足四个条件:
肿瘤相对乳房体积小:切除后乳房外形不会严重破坏;稍大的肿瘤,可先做新辅助化疗缩小,再做保乳。
病灶局限:单个或少数病灶,能完整切除,不残留癌细胞。
切缘阴性:手术切除后,病理检查显示切除边缘没有癌细胞,这是保乳的关键。
患者有保乳意愿:患者主动希望保留乳房,且能配合术后放疗(保乳后放疗是必需的,能降低复发风险)。
主持人:有种乳腺炎被称为“不死的癌症”,反复复发,特别折磨人。这种乳腺炎能完全治愈吗?该怎么治?
罗承敏:您说的是非哺乳期乳腺炎(比如肉芽肿性乳腺炎),它虽不致命,但病程长、易复发,确实影响生活质量,但完全可以治愈,关键是选对方案、有耐心。
首先要明确:这类乳腺炎病因不明,可能与自身免疫、炎症反应有关,症状(肿块、疼痛、脓肿、破溃)像乳腺癌,容易误诊,所以第一步必须做穿刺活检,排除癌症和结核,明确诊断。
治疗核心是“药物为主,手术为辅”,以肉芽肿性乳腺炎为例:
药物治疗:一线用糖皮质激素(如甲泼尼龙),抑制免疫炎症,让肿块缩小;同时用敏感抗生素,控制感染,两者结合效果更好。激素要足量、足疗程,在医生指导下缓慢减量,不能突然停,否则易复发,整个过程可能持续数月。
手术时机:不是一开始就手术,而是等药物控制住炎症、肿块缩小、皮肤好转后,再切除残留病灶和窦道,这样能降低复发率。
这类疾病治疗是“持久战”,但只要在正规医院乳腺专科坚持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都能痊愈,恢复正常生活。
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.
黔ICP备17001746号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