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头等舱

883《健康头等舱》|皮肤科副主任徐蕾带来科学战“痘”指南
作者: 编辑: 一审: 二审: 三审: 发布日期: 2025-10-28

10月15日,FM88.3黔西南交通旅游广播《健康头等舱》节目邀请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徐蕾做客直播间,为听众朋友们带来科学战“痘”指南


图片

节目主持人如云(左)与嘉宾徐蕾医师(右)



嘉宾简介

图片


徐蕾


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、副主任医师、美容主诊医师。徐医生从事皮肤科工作二十余年,对痤疮、荨麻疹、湿疹等皮肤病有丰富诊治经验,还精通激光、光子等医美治疗。


节目部分文字内容


徐蕾:主持人好,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,大家好!很开心今天能和大家聊聊“痘痘”这个话题——它虽然不危及生命,却困扰着很多人,尤其是青少年和成年人,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大家科学战“痘”。


主持人:首先想请徐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,黔西南州人民医院皮肤科的整体情况?


徐蕾:我们皮肤科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,现在已经发展成州内领先的优势科室,能开展全面的皮肤性病诊治和皮肤美容治疗。目前科室有6名医生,其中主任医师2名、副主任医师1名、主治医师2名,开设了4个诊室、1个检查室、4个治疗室。


设备方面也很齐全,有射频治疗仪(黄金微针)、强脉冲光治疗仪、超光子嫩肤仪、1064nm激光、点阵激光、二氧化碳激光、UVB紫外线治疗仪、红蓝光治疗仪、308准分子激光仪等;检查项目能做皮肤镜、伍德灯、皮肤真菌检测,不管是常见皮肤病还是美容需求,都能满足。


主持人:很多人觉得“长痘是青春期专利”,但现实中不少三四十岁的人也长痘。您能先说说,痤疮(痘痘)到底是怎么发生的?为什么成年人也会中招?


徐蕾:寻常痤疮是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有损容性,核心发病原因有四个:雄激素水平变化、皮脂分泌增加、毛囊皮脂腺开口过度角化、痤疮丙酸杆菌感染,部分还和遗传、免疫、内分泌障碍有关。


它的好发部位是面颊、额部,其次是胸背和肩部,常对称分布,还会伴有出油多。痘痘的类型也多,比如粉刺(黑头、白头)、炎性丘疹、脓疱、结节、囊肿,严重的还会留疤。


至于“成年人长痘”,确实很常见。青春期长痘多和激素波动、油脂分泌旺盛有关;但成年人长痘原因更复杂:工作压力大、经常熬夜、吃太多高糖高油食物,甚至用的护肤品太厚重(堵塞毛孔),都可能诱发。比如经常加班的上班族、产后激素变化的妈妈,都是成年痤疮的高发人群。


除了普通痤疮,还有特殊类型的,比如聚合性痤疮(严重结节囊肿,好发男性青年)、暴发性痤疮(突然加重还伴发热关节痛)、药物性痤疮(吃激素、抗生素引起)、婴儿痤疮(母体激素影响)、月经前痤疮(和经期激素相关)、化妆品痤疮(护肤品、防晒堵塞毛孔),这些都需要针对性处理。


主持人:原来长痘原因这么多!那不同类型的痘痘,比如黑头、白头、红肿的脓包,有什么区别吗?


徐蕾:区别主要在“炎症程度”和“是否堵塞毛孔”,可以分阶段看:

最早期是“粉刺”,也就是没发炎的痘痘:白头粉刺(闭合性)是毛孔堵死了,里面的皮脂排不出来,能挤出白黄色豆腐渣样物质;黑头粉刺(开放性)是毛孔没完全堵死,里面的脂栓接触空气氧化变黑,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。


如果粉刺没及时处理,就会发展成“炎性丘疹”,也就是红色的小痘痘,摸起来有点硬,按压会疼;再严重一点,丘疹顶端会化脓,变成“脓疱”;继续发展会形成“结节或囊肿”:结节是暗红色的硬疙瘩,埋在皮肤里;囊肿是柔软的包,按压有波动感,破溃后可能留窦道和疤痕。


这些痘痘一般没明显感觉,炎症重的时候会疼,病程很长,时好时坏,有些到中年才缓解,还可能留色素沉着或疤痕。


主持人:很多人长痘后忍不住想挤,还有些人会用偏方,这些做法到底对不对?有哪些错误做法一定要避开?


徐蕾:首先强调:绝对不能自己挤痘,危害特别大:第一,会加重炎症留痘印痘坑。挤压的暴力会破坏毛囊壁,让原本局限在毛囊里的炎症扩散到真皮层,炎症过后会留深色痘印(炎症后色素沉着),需要数月甚至更久才能淡化;如果损伤真皮层,胶原蛋白流失,还会留永久性痘坑,痘坑一旦形成,几乎没法自己修复,只能靠医美改善。第二,可能引发严重感染,甚至危及生命。手上全是细菌,挤痘会造成二次感染,让痘痘更红更肿;尤其面部“危险三角区”(鼻根到两侧口角),这里的静脉没有瓣膜,和颅内血管相通,挤压后细菌可能逆流进颅内,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,出现头痛、高热、视力下降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。


除了挤痘,这些错误做法也要避开:用牙膏敷痘(含氟化物、薄荷,刺激皮肤易引发皮炎)、用盐搓脸(划伤皮肤破坏屏障)、疯狂洗脸(过度清洁会让皮肤干燥敏感,反而刺激出油更多,陷入“越洗越油”循环)。


主持人:那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?轻微长痘和严重长痘,方法一样吗?


徐蕾:痤疮是疾病,严重时一定要找皮肤科医生,治疗是“分级进行”的,轻微和严重方法不一样:

轻中度痤疮(主要是粉刺、少量红色丘疹):一般用外用药,比如维A酸类药膏(促进角质代谢,溶解粉刺,比如阿达帕林)、过氧苯甲酰(杀菌、抗炎)、外用抗生素(比如克林霉素凝胶,控制炎症),坚持用几周会有效果。


中重度痤疮(很多脓疱、结节、囊肿):需要口服药物,比如抗生素(多西环素、米诺环素,控制严重炎症)、异维A酸(减少皮脂分泌、调节角化,对重度顽固性痤疮效果好,但孕妇和备孕期禁用,必须在医生监控下用);女性患者如果和激素相关,可能会用抗雄激素类药物(比如螺内酯)。


辅助治疗:还可以配合化学焕肤(果酸、水杨酸,疏通毛孔)、红蓝光(杀菌抗炎)、光动力疗法(针对严重囊肿),这些都是医院常用的有效手段。

Copyright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

黔ICP备17001746号贵公网安备 52230102000043号

医院地址: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新区桔康路(B6路)侧。

州医院微信生活号

州医院微信公众号

州医院支付宝生活号

预约挂号

专家介绍

科室介绍

就医服务